返回

朕已经威震四方了,李世民咋又活了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834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狭小昏暗的房间里,烛火摇曳,将三人的影子拉得歪歪斜斜。

    江流儿带着几分质疑的话语刚落,徐愿的脸上不仅没有一丝被反驳的恼怒,反而缓缓绽放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。

    那笑容就像平静湖面下隐藏的暗涌,让人捉摸不透,却又隐隐感觉到其中藏着的深意。

    “小江啊,”徐愿轻唤一声,声音富有磁性,“你现在还会觉得,自己是个乞儿吗?”

    这话如同一记重锤,狠狠敲在江流儿的心坎上。

    江流儿脸上没有丝毫的不悦,取而代之的是陷入沉思的凝重神情。

    他微微低下头,眉头紧紧皱在一起,脑海中迅速闪过那些食不果腹、衣不蔽体的乞儿岁月。

    曾经,他是街头巷尾无人在意的小乞儿,为了一口剩饭残羹,在寒风中瑟瑟发抖。

    而如今,他却能与尊贵的太子和足智多谋的徐愿同坐一室,谋划着影响大唐命运的大事。

    徐愿就那样直勾勾地盯着江流儿,仿佛要将他看穿。

    仅仅是一个瞬间,江流儿猛地抬起头,看向徐愿的眼神里,满是震撼,那是被人一语道破心中隐秘想法后的震惊。

    还有些许恐惧,这恐惧源自对徐愿那人心把控程度的敬畏。

    “怎么样,想到了吧?”

    徐愿见此,紧接着说道,语气中带着几分循循善诱的意味,“你一个乞儿,自从为太子殿下做事后,心态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连自己都不再把自己当成普通百姓了。”

    “可你以前呢?以前的你,连普通百姓最基本的安稳生活都难以企及。”

    “是陛下给了你生存的机会,给你饭吃,供你读书,我相信,你心底对陛下是充满感激的,你也曾是陛下赢得民心的一个缩影。”

    徐愿微微顿了顿,目光在李璟祐和江流儿脸上依次扫过,随后加重了语气,“可是,人都是会变的,只要是人,就不是一成不变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你再看看现在的自己,你还和以前一样吗?”

    “陛下的恩情固然深厚,但人总是要为自己的未来打算。”

    “我早就说过,这世界上,只有用利益捆绑起来的关系,才是最坚不可摧的,就像你我三人如今的合作。”

    “那些即将被选为地方代表的百姓也是如此。”

    徐愿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,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局势,“当他们被选中进入百姓大会堂,参与大唐国家大事的决策后,你觉得他们心里还会把自己当作普通百姓吗?”

    徐愿微微眯起眼睛,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,“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们,不会的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只会被突如其来的权力冲昏头脑,觉得自己高高在上,会沉浸在身为乡巴佬却能参与国家决策的虚荣之中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会沾沾自喜,也许会有极少数人能坚守初心,但那只是极少数。”

    “人性啊,从古至今,向来如此,在权力和利益面前,很难不迷失自我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我敢保证,他们一定能被我们拉拢。”

    “毕竟,规则是陛下定的,我们就在他制定的规则里行事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陛下倡导天下为公,那换个角度想,我们只要能争取到半数百姓代表的支持,是不是就可以在大唐的国家大事决策上拥有主导权了?”

    听到这番话,李璟祐和江流儿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。

    可这光芒仅仅闪耀了片刻,李璟祐的眼神便迅速黯淡下去,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沮丧。

    “就算能在国家大事决策上有主导权,”李璟祐轻轻叹了口气,声音中充满了无奈,“难道我就能掌控大唐的军队了吗?”

    他的脸上写满了不安,李承乾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,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。

    他害怕,再过几年,自己即便顺利登上皇位,也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,空有皇帝的名号,却没有掌控天下的实权,那这样的皇帝,又有什么意义呢?

    说起军队,徐愿转头看向李璟祐,眼神中透着自信。

    “太子殿下,饭要一口一口吃,路要一步一步走,凡事不能操之过急。”

    徐愿不紧不慢地说道,“如何掌控大唐的军队,我心里已经有了些初步的想法。”

    “但当下,最要紧的是先掌控百姓代表,这是我们迈向成功的第一步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徐愿微微停顿,神色变得愈发郑重,“另外,我还有个请求。”

    听闻徐愿有请求,李璟祐满是好奇,疑惑地看着他,“什么请求?”

    “恳请太子殿下入长安。”徐愿言辞恳切。

    “如今形势与以往大不相同,在咸阳,我们处处受限,根本等不到有利时机,而且无论如何都逃不过锦衣卫那无处不在的监视。”

    “只有在长安,殿下才能身处权力核心,及时掌握各方动态,做到眼观六路、耳听八方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咸阳这里的一切事务,殿下尽可放心,我定

第834章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